导入数据...
 
 
 
 
 
 
 
 
【我的实践故事】一份热情,一道传承
[共青团成都大学委员会 ]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10日
  查看:
  来源:

中华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成就,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中华民族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源泉。成都位于巴蜀之地,巴蜀文化是成渝地区人民生活和历史的长期沉淀产物,是成渝地区为核心的具有稳固性和一致性的区域文化。将传统文化保护、地域文化特色传承与文化二次开发的商业价值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为充分研究文创产品的核心竞争力,2020年7月31日,成都大学暑期实践“春熙路‘摊buy’创新宣传服务队”对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评出的优秀传承人——独臂绣娘陈再英进行了采访。

图片4.png

 

 

伊始:因缘生爱

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又名“川绣”,是四大名绣之一,丰富程度居四大名绣之首。采访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考察发现蜀绣是一门精细的手艺活,双手灵巧的人都未必能够完全掌握这门技艺,而陈再英女士仅凭一只手臂便制作出了巧夺天工的工艺品。在陈再英三岁时,她因一场事故失去了左臂,但积极乐观的陈绣娘却凭借着坚强的意志直面生活中的种种挫折。长大后,因家庭负担,她不得不外出打拼,结合自身情况,陈再英主动进入了成都市残联的精工织补培训班。一接触到蜀绣文化后,她就被其深远的历史文化魅力所吸引,自此爱上了这门手艺。

兴趣是陈绣娘事业的开端,也是她人生进步的起点。古人有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兴趣为动力,才能撑起坚持到底的心 。” 第一步,要忠于自己的兴趣。陈再英绣娘的经历正是对当代青年的一次启发:应让兴趣激发勤奋,让勤奋创造未来,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继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图片5.png 

 

过渡:爱的传承

陈再英以嘴代替左手,经过多年学习与精练,她的技艺已炉火纯青。“生活本来就不会一帆风顺,更重要的是学会苦中作乐”,这样的人生态度最终给陈再英带来了相应的回报。2017年,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评选出了2016年度的10名优秀传承人,陈再英名列其中。采访时陈女士十分直爽热情,采访员在对话中看出她在生活中积极乐观,有自己一番成就后还热心帮助残疾人群体学习蜀绣,为人心善。不仅如此,她密切关注消费者购物趋势,实时调整产品内容、样式等。近期地摊经济卷起热潮,她也参与到了春熙路潮流广场的摆摊行列中。

陈再英的生活态度值得中国青年学习,但她的人生经历更值得思考——伟大的艺术品不一定诞生在灵巧的双手间,比拥有之物更珍贵的是那颗热情的心。这份热情,是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是对生活的热情,是对艺术的热情.而所有的热情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那就是爱。传承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需要找到航行中的灯塔,自然的将传统文化融入生命中,长此以往,厚重的传承任务连带一份热情就会成为生活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续写:爱的前行

陈再英的儿子谢成雨,从保安到绣花,他想完成妈妈的蜀绣心愿。

在黄龙溪摆摊时,每有游客经过看到谢成雨,总要调侃一两句,安静的谢成雨会忍不住回一句:“这是蜀绣,非遗项目。”如今,当别人都夸他耐得住性子的时候,谢成雨说,大概是因为自己长大了,看到爸爸妈妈的负担太重,想为他们分担点,另一方面,自己也确实喜欢上了蜀绣。采访团队通过对春熙路各地摊点位经营状况的观察和与商家的交流中发现,以蜀绣为例的文创产品相对于其他商品缺少一定的人气。民众对蜀绣缺乏了解,而蜀绣的宣传推广对于类似陈女士的蜀绣制作经营者也是一大难题。如果文创商家能够在产品推广上得到更多有力稳定的支持,文化产业将会吸引到更多的参与者,同时也能使地摊经济保持多元,增添不一样的地域韵味。

作为90后的年轻人,谢成雨也有些自己的想法,会尝试做一些创新:设计图案,创新搭配。的确,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承,需要与新载体、新时代结合,懂得创新才会在时代的洗涤中留下。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可分离。一方面国家文化发展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任何历史悠久的民族,都要坚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统一团结的国家,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只继承,不创新。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知道继承文化,却不知道创新,会固步自封,失去文化原有的活力。因此,这就需要年轻的血液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创新的过程中继承。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管理员